12月9日至10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12家中省媒体走进我市榆阳区、横山区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主题采访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亮点成果。今天起我们将陆续转载中省媒体相关报道,供学习交流。
黑木头川是无定河一级支流,流经榆林市横山区韩岔镇、殿市镇、响水镇等3个镇33个行政村。
流域内集中了16座煤矿,由于多年来的粗放式开发利用,形成大片采空区,地表水减少严重,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水污染程度逐年提高,安全饮水问题成为当地群众心中的头等大事。
2021年9月,横山区第二次党代会上将“三镇”供水工程列为民生大提升重点项目。2021年11月开工建设,铺设输水主管线30.4公里,2023年11月主管线实现通水,为沿线4个村9000多位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但这远未发挥工程作用,区域内仍有4万多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
今年,横山区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将“三镇”供水工程三期项目列为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
“在民生实事项目广泛征求意见时,我们紧盯涉及面广、需求迫切、代表性强的困难问题。”区人大代表米鹏飞说,“在项目实施中,人大代表及时跟进视察,监督项目进度、工程质量,确保群众满意认同。”
响水镇韭菜沟村村民魏治成展示家中的自来水。袁晨摄
横山区水利局局长张云介绍,“三镇”供水工程三期项目计划对部分已通水但管网老旧的村组进行改造,并将管网进一步延伸,总供水规模达到29个村4.31万人,计划分三年完成,彻底解决黑木川两岸群众饮用水不足和水质差问题,让群众真正地吃上自来水和放心水。
“以前用井水做饭烧水,有一层一层的水垢,而且含氟量高喝了牙黄,开了净化器作用不大还容易堵。今年9月份通了自来水,水质好,吃得放心。”在响水镇韭菜沟村村民魏治成家中,他打开水龙头,边说边向记者展示干净卫生安全的自来水。
在魏治成家中墙上张贴的“横山区农村用水明白卡”,清楚地写着饮水安全标准、供水服务监督电话和联系方式等,责任到人,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这里不仅菜品丰富、味道适合我们老年人,而且价格还实惠、服务态度好,有家的感觉。”家住榆林市榆阳区明珠路街道紫微御苑小区的张绘春夫妇说:“从家走路七八分钟就到社区食堂了,可以解决用餐问题,给儿女减轻负担,让他们安心工作。”
张绘春夫妇提到的社区食堂是今年榆林市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上票决通过的10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榆阳区人大代表李莲娜说:“建设社区食堂是我在接访、调研中听到民意比较集中的建议。在项目全过程参与中,反映选址、菜品、营养、价格、卫生等群众关切的问题,很多被采纳了。”
明珠路街道建业路社区食堂。郑飞摄
今年10月,在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深、地理位置优的明珠路街道建成建业路社区食堂,可辐射辖区多个小区,平均每天人流量达到400 余人次。
“社区食堂关注一老一小,老年人一天三餐15元,小孩有50元吃10顿套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此外,每天还有免费的鸡汤、稀饭,为街坊邻居提供优质服务。”社区食堂负责人朱喜荣说。
社区食堂建成以来,按照“1+1+N”运营模式,重点解决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娱乐少问题。
榆林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和平说:“建设一批社区食堂项目通过票决后,全市计划建设50个社区食堂,考虑到民意需求大,实际建设了56个,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