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组先后来到神木市七卜素河,码头南岸湖滨沙滩,瓦氏雅罗鱼繁殖实验基地,保护区移民搬迁葫芦素四组新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红碱淖自然保护区入湖河道水量、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建设,以及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对鱼类生态链恢复的影响等情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红碱淖自然保护管理局对保护区的现状、存在问题作了全面细致的汇报,与会人员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围绕《榆林市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草案二次审议建议稿)》进行发言,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米劲指出,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红碱淖作为榆林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地与栖息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齐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在维护沙漠地区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候鸟迁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好、利用好红碱淖事关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认真梳理研究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凝聚立法共识,坚持问题导向,破解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高质量做好立法工作,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米劲强调,各职能部门要以此次立法调研为契机,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坚持系统观念,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抓住水量、水质等关键问题,建立跨区域联动机制,努力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保护目标,将红碱淖保护区建设成为沙漠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典范。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环资工委相关负责人,市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林草局等相关负责人,神木市人常委会,尔林兔、中鸡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及当地群众代表参加调研。